当前位置: 首页 > 伟德国际 > 教授 > 正文

乌云毕力格(民族古典学高等研究院)

2025-10-22















一、基本情况:

乌云毕力格,蒙古族,1963年出生,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人。现任伟德国际1946bv民族古典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市第十四、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先后担任德国波恩大学讲师和教授、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外国人特别研究员、日本地球环境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前后担任过内蒙古史学会会长、中国蒙古史学会会长、国际蒙古学学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等社会工作与学术团体职务。现兼任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蒙古学会副会长,中国蒙古史学会名誉会长,以及教育部历史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等社会工作职务。国际学术期刊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蒙古学问题与争论),OYIRAD STUDIES(卫拉特研究)及中国蒙古史学会会刊《蒙古史研究》主编。

研究专长为民族古典学、蒙古学、满蒙文档案与文献研究、蒙藏关系研究及清史研究。曾多次赴美国、德国、法国、日本、俄国、蒙古等国家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和进行学术访问。

代表性学术著作为Zur Überlieferungsgeschichte des Berichts über den persönlichen Feldzug des Kangxi Kaisers gegen Galdan (1696-1697) (Tunguso-Sibirica 6),《喀喇沁万户研究》《<阿萨喇克其史>研究》《蒙古游牧图》《五色四藩:多语文本中的内亚民族史地研究》《青册金鬘:蒙古部族与文化史研究》等。


二、履历:

(一)受教育经历:

1980-1987年,在伟德国际1946bv蒙古史研究所攻读中国民族史专业硕士学位,1987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1994-1998年,在德国波恩大学攻读中亚语言文化学博士学位,主专业为中亚语言文化学,副专业为满学和汉学,1998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二)工作经历:

1987-1994年,在伟德国际1946bv蒙古史研究所任教,任助教和讲师。

1994-1998年,在德国波恩大学中亚语言文化研究所任讲师

1998-2006年,在伟德国际1946bv蒙古学学院及蒙古学研究中心任副教授,教授,先后任蒙古学学院副院长,蒙古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蒙古史研究所所长。

2006-2010年9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任教授。

2010年10月-2011年9月,任德国波恩大学东方学与亚洲研究学院蒙古学教授。

2010年10月-2024年5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任教授,2014-2022年曾任副院长、常务副院长。

2024年5月至今,在伟德国际1946bv民族古典学高等研究院工作。


(三)国际交流:

1994年2月-1998年10月在德国波恩大学任蒙古语讲师。

2001年8-9月,受到德国技术交流中心(DAAD)资助,在德国波恩大学访问研究。

2002年11月-2004年11月,受到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的资助,在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访问研究。

2009年2-8月,任日本地球环境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2010年10月-2011年9月,任德国德国波恩大学东方学与亚洲研究学院蒙古学教授。

2018年7-8月,受到德国技术交流中心(DAAD)资助,在德国波恩大学访问研究。

2019年9-10月,受到国家教育部留基委资助,在德国波恩大学访问研究。


三、科学研究

(一)科研立项:

1.《十七世纪前半期蒙古喀喇沁部与后金(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独立完成。

2.《17世纪前半期南蒙古政治史研究》,日本学术振兴会自主项目,主持,已完成。

3.《<阿萨喇克其史>研究》,主持,中央民族大学985项目子课题,已完成。

4.《史表·议政王大臣表》,主持,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已完成。

5.《和硕特统治时期(1642-1717)西域历史研究》,主持,教育部《21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已完成。

6.《满文、满文文献与清史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已完成。

7.《和硕特部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子项目,主持,已完成。

8.《西藏档案馆所藏蒙古文档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6年立项,批准号为16BMZ018),主持,结项。

9.《西域历史、宗教与文献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重大规划项目,已结项。

10.《明代西域多语种文本与国内民族交流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研究专项(学术团队),批准号:21VJXT017。在研。

11.《丝路沿线国家多语种古籍文献研究》,2022年度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教育项目,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在研。

12.《建设新时代国学-古典学本科人才交叉培养体系》,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批准号:202110002003。


(二)获奖情况:

1.系列论文《从蒙古文和满文“遗留性史料”看内蒙古历史的若干问题》(1-5)获2002年度内蒙古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

2.《绰克图台吉的历史与历史记忆》获2006年度内蒙古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

3.《喀喇沁万户研究》《内蒙古通史(第四卷)》获2012年度内蒙古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4.《蒙古游牧图》获2016年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5.2015年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三)科研成果:

1.专著(含合著):

(1)Qošuud tobčiyan,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0年。

(2)Ueberlieferungsgeshichte des Berichts ueber den persoenlichen Feldzugs des Kangxi Kaisers gegen Galdan (1696-1697),Harrasovitz Verlag,1999.

(3)《喀喇沁万户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2025年再版)

(4)《<阿萨喇克其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5)《蒙古史纲要》(合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6)《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合著),内蒙古学出版社,2002年。

(7)《卫拉特史纲》(合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8)《内蒙古通史纲要》(合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

(9)《十七世纪蒙古史论考》,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土谢图汗——奥巴评传》(合著),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9年。

(11)Qalq-a ǰirum(合著),乌兰巴托 ,2009年。

(12)《内蒙古通史(第四卷)》,主编并合著,人民出版社,2011年。

(13)《蒙古游牧图——日本天理大学所藏蒙古手绘地图及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14)《五色四藩:多语文本中的内亚民族史地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15)《青册金鬘:蒙古部族与文化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16)《同文之盛:<西域同文志>整理与研究》(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

(17)《花雨丹书:西藏档案馆藏蒙古文书信档案研究》(与乌兰巴根合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


2.编著(含合作主编):

(1)《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蒙古史学术丛刊主编(和宝音德力根、齐木德道尔吉合编,已出版2集)。

(2)《亦邻真蒙古学文集》(蒙汉文),齐木德道尔吉、乌云毕力格、宝音德力根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3)《硕果》(蒙古文),纪念札奇斯钦教授八十寿辰国际蒙古史学术论文集,乌云毕力格、娜仁高娃编,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年 。

(4)《清内阁蒙古堂档》(蒙古文,满文)宝音德力根、乌云毕力格、吴元丰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5)《蒙古史研究211丛书》(蒙汉文,1-4本)乌云毕力格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6)《西域历史语言研究丛书:蒙古学卷》(1-7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2011年。

(7)《清前期理藩院满蒙古文题本》(1-23卷),乌云毕力格、吴元丰、宝音德力根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

(8)《满文档案与清代边疆与民族研究》,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6月。

(9)《满蒙档案与蒙古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10)《清太祖满文实录大全》,和吴元丰主编,辽宁民族出版社,2017年。

(11)《清代五当召蒙古文历史档案汇编》,和迟炫主编,内蒙古科技出版社,2019年。

(12)《般若至宝——亦邻真教授学术论文集》,和乌兰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13)《般若宝藏——亦邻真教授蒙古文论著及手迹》,和乌兰巴根、巴根那主编,辽宁民族出版社,2019年。

(14)《蒙古国藏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蒙古文传记汇集》(上下),和散·楚仑同编,内蒙古科技出版社,2020年。

(15)《文明互鉴:<木头人的故事>蒙藏译本整理与研究》(8册),和呼和编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24年。

(16)《五当召蒙汉文历史档案汇编》(10册),和任志刚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年。


3.主编刊物:

(1)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日本蒙古文化研究协会,东京。

(2)OYIRAD STUDIES,匈牙利罗兰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合办,布达佩斯。

(3)《蒙古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4.学术论文:

(1)《庚戌之变发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

(2)《关于绰克图台吉》,《伟德国际1946bv学报》,1987年第3期。

(3)《关于拜巴噶斯汗的若干问题》,《伟德国际1946bv学报》(蒙古文),1987年第4期。

(4)《略论和硕特汗廷对西蔵的统治》,《西北史地》,1988年第3期。

(5)《和硕特汗廷的建立过程》,《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

(6)《和硕特的起源与名称》,《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7)《论和硕特汗廷在青海的统治体制》,《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

(8)《拉蔵汗与和硕特汗廷的命运》,《西北史地》,l989年第2期。

(9)《和硕特西北游牧地考》,《伟德国际1946bv学报》,1989年第3期。

(10)《关于尹咱呼图克图》(蒙古文),《蒙古史研究》,第四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呼和浩特,1993年;《关于尹咱呼图克图》,《伟德国际1946bv学报》(汉文),1994年第1期。

(11)《卫拉特大库仑与五集赛》(蒙古文),《丰碑——纪念海希西教授80寿辰》,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3年。

(12)《和硕特南迁青海的原因》,《伟德国际1946bv学报》(蒙古文),1989年第4期;又:特·阿故拉,策·杰日噶拉,那·赛吉日呼编《蒙古学研究论文选》(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年 。

(13)《康熙皇帝上皇太后的一份秘密奏折及其相关事宜》(蒙古文),《硕果——纪念札奇斯钦教授80寿辰》,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年。

(14)《札奇斯钦教授传略》(蒙古文),《硕果——纪念札奇斯钦教授80寿辰》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年 。

(15)《从17世纪上半叶的蒙古文和满文“遗留性史料”看内蒙古歴史的若干问题—(1):昭之战》,《伟德国际1946bv学报》(蒙古文),1999年第3期。

(16)《从17世纪上半叶的蒙古文和满文“遗留性史料”看内蒙古歴史的若干问题—(2):敖木林之战与喀喇沁-爱新国联盟》,《伟德国际1946bv学报》(蒙古文),1999年第4期 。

(17)《著名的蒙古学家海西希及其著作》,《国际汉学》,第三辑,大象出版社,1999年 。

(18)《书评:十七世纪蒙古文文书档案(1600-1650)》,《伟德国际1946bv学报》,1999年第6期 。

(19)《从17世纪上半叶的蒙古文和满文“遗留性史料”看内蒙古歴史的若干问题—(3):喀喇沁部的台吉与塔布囊》,《伟德国际1946bv学报》(蒙古文),2000年第2期。

(20)《17世纪20-30年代喀喇沁部的台吉与塔布囊》,《蒙古史研究》,第六辑,2000年 。

(21)《怀念二十世纪蒙古学巨匠亦邻真教授》(合著),《蒙古史研究》,第六辑,2000年。

(22)《史料的二分法及其意义——以所谓的“赵城之战”的相关史料为例》,《清史研究》,2002年第1期。

(23)《从17世纪上半叶的蒙古文和满文“遗留性史料”看内蒙古歴史的若干问题—(4):东土默特诸诺颜、塔布囊与爱新国》,《伟德国际1946bv学报》(蒙古文),2001年第2期 。

(24)《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的满文档案及其流传》,《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25)《从17世纪上半叶的蒙古文和满文“遗留性史料”看内蒙古歴史的若干问题—(5):东土默特部善巴塔布囊书及其“史料纵观”》,《伟德国际1946bv学报》(蒙古文),2002年第1期 。

(26)《东土默特部旧牧地考》(基里尔蒙古文),蒙古国科学院歴史研究所阿奥其尔主编《中亚各部族的起源与分布》,乌兰巴托,2002年;又:《东土默特部旧牧地考》(蒙古文),《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第二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

(27)The Hoshuud Polity in Kokonor,Inner Asia,Vol.4, No.2 Cambridge 2002.

(28)《元代蒙古语言文字及其文献》,《蒙古民族通史》(第二卷第七章第一节),伟德国际1946bv出版社,2002年。

(29)《元代蒙古人的生活习惯》,《蒙古民族通史》(第二卷第七章第五节),伟德国际1946bv出版社,2002年。

(30)《喀尔喀伟征诺颜的奏折及其相关事宜》, Mongolica,Vol.13(34),Ulaanbaatar,2003;又:《伟德国际1946bv学报》(蒙古文),2003年第1期 。

(31)《明朝兵部档中的17世紀前期蒙古史資料》,(日文)東京外国語大学大学院地域文化研究科21世紀COE項目“史資料ハブ地域文化研究據點”》,《史資料ハブ》,No.2,2003.

(32)《关于朵颜乌良哈人的若干问题》,《蒙古史研究》,第七辑,2003年12月。

(33)《明朝兵部档案中有关林丹汗与察哈尔的史料》,東京外国語大学大学院21世纪丛书,Reserching Archival Documents on Mongolian History, Tokyo,2004.

(34)《论东土默特蒙古》,《蒙古史研究》,第八辑,伟德国际1946bv出版社,2005年。

(35)《绰克図台吉的歴史与歴史记忆》,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No.I,2005,Tokyo.

(36)On Territory “Chakhar Ulus” ruled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No.I ,2006,Tokyo .

(37)《一份黑城出土畏吾体蒙古文的释读和汉訳》,《黑水城人文与环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8)《关于<猴年大律令>的几个问题》(与图雅合著),《伟德国际1946bv学报》,2007年第1期。

(39)《清初“察哈尔国”游牧地考》,《蒙古史研究》,第九辑,伟德国际1946bv出版社,2007年。

(40)《车臣汗汗位承袭的变化——以<蒙古堂档>满蒙文档案史料为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办《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一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41)《鄂飞满文奏折笺注》,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III,  Tokyo,2007年,第73-108页。

(42)《关于猴年律令》(与图雅合著),《伟德国际1946bv学报》(蒙古文),2007年第1期。

(43)Subandi-du öggügsen Qung tayiǰi-yin gurban bičig,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 ,III, Tokyo ,2007年。

(44)《硕垒称汗考》,《伟德国际1946bv学报》,2008年第2期。

(45)《喀尔喀三汗的登场》,《历史研究》,2008年第3期。

(46)《关于阿苏特蒙古》,《中国民族史研究》,第一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47)《清太宗与喀尔喀右翼扎萨克图汗素班第的文书往来—兼谈喀尔喀-卫拉特联盟的形成》,《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

(48)《1705年西藏事变的真相》,《中国藏学》,2008年第3期。


(49)《关于清代著名蒙古文人乌珠穆沁公滚布扎卜的几点新发现》,《清史研究》,2009年第1期。

(50)《关于<阿萨喇克其史>作者的若干问题》,《民族研究》,2009年第6期。

(51)《关于内齐托音喇嘛的顺治朝满文题本》,《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三辑,科学出版社,2009年。

(52)53,《内齐托音喇嘛与锡埒图库伦旗》,《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四辑,科学出版社,2010年。

(53)《十七世纪卫拉特各部游牧地考(一)》,《西域研究》,2010年第1期。

(54)《十七世纪卫拉特各部游牧地考(二)》,《西域研究》,2010年第2期。

(55)Qalq-a-yin qotoγoyid-un Činggünǰab-du qolboγdaqu nigen manǰu mongγol ayiladqal-un tuqai ,《伟德国际1946bv学报》,2010年第5期。

(56)《亦邻真先生与黑城出土畏吾体蒙古文文本研究》,《西域歴史语言研究集刊》第4集,科学出版社,2010 年。

(57)《十七、十八世纪之交的西藏秘史——围绕关于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满蒙文秘档》,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VI, Oct, 15. 2010 .

(58)《乌珠穆沁某些民间故事的历史根源:关于民间故事和历史研究的关系问题》(蒙古文),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VI, Oct, 15. 2010.

(59)《<金轮千辐>所载扎鲁特蒙古》,《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60)《1655年以前的喀尔喀扎萨克问题》,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VII, Oct, 15. 2011.

(61)《关于清代内札萨克蒙古盟的雏形——以理藩院满文题本为中心》(与宋瞳合著),《清史研究》,2011年第4期。

(62)Eine mandschurische Throneingabe zum Tod des sechsten Dalai Lama,Zentralasiatische Studien 40 (2011), Germany.

(63)Эрдэнэ зуу хийд ба халх түмэдийн түүхэн харьцаа-------Эрдэнэ зуу хийдээс шинээр илрүүлсэн хятад монгол бичээсээс сэдэвлэх нь, 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VIII, Mai 01. 2012.

(64)《蒙元史学星空的明月》,《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五辑, 科学出版社,2012年。

(65)《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圆寂的真相》,《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五辑,科学出版社,2012年。

(66)《十六世纪蒙古“浑臣”考》,《伟德国际1946bv学报》,2012年第6期。

(67)《王政者,文武二治也——释<白史>中的ANKKA与KILBAR(ČINK、IIQ-A)》,《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六辑,科学出版社,2013年。

(68)《读1431年木刻版畏吾体蒙古文佛经序与跋——兼论古蒙古语语音向近代语音的过渡》,《蒙古史研究》,第十一辑,科学出版社,2014年。

(69)The Torghut Khanate an Tibet: With Special on Focus Manchu Documents from 1732, 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 IX, Oct.15. 2013.

(70)《关于雍正皇帝颁给七世达赖喇嘛的一道圣旨》,《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七辑,科学出版社,2014年。

(71)《萨迦派与清崇德顺治朝廷》,《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七辑,科学出版社,2014年。

(72)《噶尔丹与藏传佛教上层》,沈卫荣主编《大喜乐与大圆满——庆祝谈锡永先生八十华诞汉藏佛学研究集刊》,中国藏学出版社,2014年。

(73)《土尔扈特汗廷与西藏关系(1643-1732)——以军机处满文录副档记载为中心》,《西域研究》,2015年第1期。

(74)《察哈尔扎萨克旗游牧地考补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75)《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地考》,《中国藏学》,2015年第3期。

(76)《青色蒙古与民族融合》(与孔令伟合著),《光明日报》(史学版),2015年10月21日。

(77)《清代克什克腾旗的两幅地图》(与王曦合著),《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八辑,科学出版社,2015年。

(78)《论“五色四藩”的来源及其内涵》(与孔令伟合著),《民族研究》,2016年第2期。

(79)《额尔德尼召建造的年代及其历史背景——围绕额尔德尼召主寺新发现的墨迹》,《文史》,2016年第4辑。

(80)《康熙初年清朝对归降喀尔喀人的设旗编佐》,《清史研究》,2016年第4期。

(81)《小人物、大舞台与大角色:罗布藏舒努和十八世纪欧亚卫拉特汗国与清朝关系》,《清史研究》,2017年第4期。

(82)《同文之治:清朝多语文政治文化的构拟与实践》(与马子木合著,第二作者),《民族研究》,2017年第4期。

(83)《关于乌珠穆沁部的起源与名称》,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XIII,2017年。

(84)《蒙古扎鲁特部起源考》,《清华元史》,第四辑,商务印书馆,2018年。

(85)《乌珠穆沁鄂托克构成》,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XIV, 2018年。

(86)《释五当召火鼠年铁券文书——兼论五当召建寺年代》,《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

(87)《乾隆皇帝与颇罗鼐家族——西藏档案馆蒙古文档案为中心》,《中国藏学》,2020年第1期。

(88)《<钦定西域同文志>若干问题考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1期。

(89)《丝路沿线民族交融:占星者们与乌珠穆沁部》,《历史研究》,2020年第1期。

(90)An explanation of anka and kilbar in the “White History”, in : On a Day of a Month of the Fire Bird Year: Festschrift for Peter Schwieger on the occacion of his 65th Birthday, Edited by Jeannine Bischoff, Petra Maurer & Charles Ramble, Lumbini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2020.

(91)《青海新发现的元代金虎符及其历史意义》,《光明日报》,2020年11月30日。

(92)《西藏所藏蒙古文书信档案研究》,《中国藏学》,2021年第1期。

(93)《清代蒙古人的精神世界——以西藏档案馆所藏蒙古文书信为中心》,《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五辑,中国藏学出版社,2021年。

(94)《<俺答汗进贡图长卷与表文>及其历史意义》(第二作者),《光明日报》理论版,2021年11月22日。

(95)《蒙古语文在清代西藏——以西藏档案馆所藏清代蒙古文公牍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

(96)《关于<白史>的书名与前序后跋——蒙藏文化交流与交融之一例》,《中国藏学》,2022年第1期。

(97)《“熬茶”与“回文”:清代蒙藏民间的精神交流方式——以西藏档案馆所藏蒙古文书信档案为中心》,《蒙古史研究》,第十四辑,2022年。

(98)《欧亚通道上的阿巴赖兀鲁思》,《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七辑,中国藏学出版社,2022年。

(99)《西域所十五年成长历程》,《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七辑,中国藏学出版社,2022年。

(100)《青海同德秀麻出土元八思巴文金牌考述》,《文物》,2023年第5期。

(101)《蒙古语回族称谓及相关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

(102)《清朝致西藏地方上层的第一批文书》,《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二十辑,中国藏学出版社,2024年。

(103)《<俺答汗进贡图与表问卷轴>及其价值》,《民族研究》,2024年第2期。

(104)《清代内蒙古两个寺庙的活佛转世与相关问题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24年第4期。

(105)《一份蒙古语八思巴文文书的语文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

(106)《“因”抑或“时”:<绰克图台吉摩崖时>语文学研究》,《中国蒙古学》(蒙古文),2024年第6期。

(107)《文本误读与“英雄”的诞生:<绰克图台吉摩崖诗>跋文新解》,《清史研究》,2025年第1期。